快餐化征婚难以“定制”幸福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富豪征婚活动。其中“无性经验”、“有旺夫相”等多项雷人要求见诸媒体,引发关注。近日,记者采访参与富豪征婚的应聘女宾、高端猎婚中介,发现参与女宾不少人“想嫁个有钱人”,有人遭遇潜规则,婚恋机构则以噱头逐利。(7月28日《新京报》)在婚姻偏好的问题上,女性通常比男性拥有更细腻的选择。然而,一旦男主角头顶着一个“富豪”的标签,整个故事都要重写。一心想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美女们,往往要接受形象关、心理关、生活关、情感关、健康关的层层考验和筛选,成功入围者,才得以通过神秘约会,和同样神秘的男富豪“进一步交流”。
正如知名女性学者、北京大学佟新教授所言,市场化和商品化将人们欲求以等级化的价格呈现出来,在婚姻和情感市场上不同经济状况的男人受女人欢迎的程度是不同的。有钱人在婚恋市场上的抢手地位,固然有婚恋机构的推波助澜,但更为关键的是,畸形的婚恋观,让追求物质至上的女孩们迷失了渴望美好生活的“初心”。
这种“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婚恋观,究竟如何生根发芽的呢?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皆“争上游”,竞争心炽盛,渴望“一步登天”;然而,通往“上游”的渠道狭小逼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便成为成本最小、速度最快的“捷径”。当商业资本的逐利原则遭遇女性成本效用的婚恋逻辑,二者一拍即合,富豪征婚的虚火也就越烧越旺。
在消费社会中,情感由财富和消费来定价,掌握大量物质资源的富豪,在婚恋市场上成为底气十足的“买家”。作为“商品”的女孩“待价而沽”,作为“掮客”的婚恋机构“牵线搭桥”,当女孩的情感依从于市场与商品规律时,对金钱和更好生活的追求使人们变得庸俗而乏味。
然而,和相亲节目一样,富豪征婚也同样闪烁着快餐文化的鬼魅。流程化的选“秀”,就如同讲究效率、追求精准的快餐店,富豪不是在寻找情感生活的伴侣,更像是在寻找“量身定制”的产品。脱离了情感的润滑,再丰盈的物质,也难以遮盖精神的苍白,更难以经受生活的重重考验。
五花八门的富豪征婚既误导了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助长着无节制的拜金欲望,也撕裂着社会的感情,剥夺了人们的尊严。因此,治理征婚“乱象”的关键,在于塑造正确的婚恋观。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和感情,既是婚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性别社会化必不可少的环节。 杨朝清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