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细述血浓于水的亲情:家乡土货 父母浓情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春节前夕,人们总会看到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年轻人拎着大包小包回老家孝敬父母。有些父母则千里迢迢从老家来到广州和儿女一起过春节,他们带的东西更是令人吃惊:从水果到蔬菜,从新鲜的食物到干制品,从大米到鸡蛋,只要是家乡的东西,能搬的都尽数往广州搬。且听听羊城晚报记者采访的三位广州新客家的心声,一同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
土鸡蛋埋米里带来广州
姓名:王昭文
职业:媒体人
籍贯:陕西
我的父母每次来广州过年都要拎着大包小袋,每年我都强调“不要带”,可他们就是不听。陕西离广州那么远,一箱苹果那么沉,可他们照带不误。我说广州有苹果卖,母亲却说广州的苹果都是催熟的,吃起来有怪味,没有家乡的好吃。还有家乡盛产的猕猴桃,虽然整箱带到广州时,已经烂了一半,他们却乐此不疲。
陕西人喜欢面食,那里的面粉相当好,我在广州很难吃上正宗地道的陕西面,于是父母出发前就把面粉、挂面、饼和馒头整理打包,一起背到广州来。记得有一次,他们还带了一整袋米,我打开一看,里面埋了一百多个鸡蛋,都是正宗的土鸡蛋,是专门去农村挨家挨户收回来的,担心路上磕坏了,就把鸡蛋埋在米里,顺带也把大米带过来。
我的姥姥是东北人,每年冬天要腌酸菜,她来不了,每次都委托母亲带给我,而且把一缸酸菜里最好的都拿给我,那东西水淋淋的,实在不方便携带,可他们总有办法带过来。还有家乡出产的孜然、辣椒酱、小米、苞谷糁、干辣椒、干豆角、干花菜、干菌等,父母都一起带到广州来,生怕我吃不惯南方的食物。
由于要带的东西太多,坐飞机存在行李超重的问题,于是他们宁愿坐30个小时的火车,也不愿坐飞机来广州。节前的火车票比打折飞机票贵,路途上花费的时间更长,可他们全不在乎。到达广州后,当把所有行李打开后,才发现少了重要的东西:他们为了给我带各种食物,自己的衣服却没带够。
提前半年准备“妈妈的味道”
姓名:陶小红
职业:鞋业公司老板
籍贯:四川
我的老家在四川富顺县,过年吃东坡肉、香肠、猪脚等。离春节还有两个月,当父母知道我们不能回家过年后,他们便开始熏制腊制品,连同猪舌头、牛肉干、臭豆腐干等,把我们每年回家要吃的东西悉数往广州搬,保守估计也有50斤重。
母亲为了保证腊肉的味道(她常说自家养的黑猪比市场上卖的白猪的肉更香),在半年前就买了一头黑猪仔,养成大肥猪后,再宰杀晒制,分门别类制成腊肉。那天,他们到达广州时,是早晨4时,头发凌乱的父母肩扛着几十斤的东西,站在月台上翘首等候我们,虽然是寒冬,他们却把棉袄脱下来,额头还冒汗。
父母带来的东西都是熏制品,按医学上的说法,吃多了容易致癌,可全家人谁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充当医学专家,因为这是“妈妈的味道”。老公鼓励儿子说:“不用怕,一年吃一次,敞开肚皮吃!”
母亲从海南带来一桶活鱼
姓名:陈振刚
职业:打工族
籍贯:海南
今年我在广州买了房子,按照本地风俗,买房后第一年的春节要在新房里过。于是,父母从海南过来和我一起过春节。
父母带来了两个“肥料袋”,里面装着干制的红鱼、带鱼、石斑鱼,还有虾仁和海螺。母亲还拎着沉重的水桶,里面放着大半桶水,养着七八条活蹦乱跳的鲜鱼。我说广州有鲜鱼卖,母亲却说广州“新鲜的鱼都是淡水鱼,这才是纯正的海鱼”。为了这几条活鱼,要将一大桶水从海南拎到广州,是何等的不易。
因为我有了新房子,父母今年带来的东西更加琳琅满目:有芹菜、苹果、葱、鱼罐头,还有一把当地特制的竹扫帚!母亲说,乔迁新居的第一个春节要特别讲究:芹菜代表着发财,苹果代表平平安安,葱代表日子红火,鱼罐头则要放在米缸里,是一种好兆头。竹扫帚是节日前大扫除的必备工具,母亲说“还是家乡的扫帚扫得干净”。
海南的稻米比较适合煮稀饭,父亲这次竟然扛了50斤大米来广州。临行前,父亲每天留意天气预报,预报说今年春节的气温可能较高,海南人喜欢天热喝稀饭,他们担心我因天热吃不惯干饭,所以带了适合煮稀饭的米。
因为带的东西太多,按照以往所走的路线,要换好几趟车船,实在不方便,父母这次索性从海口坐船直达广州,晕船的母亲快把肠子都吐出来了。黄亮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