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型中小企业井喷 半年增长超去年全年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高广瑞、陈俊刚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郭伟)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双重机遇,对接京津、创优环境诸多新政的落地实施,激发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近期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科技厅专题调研组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9月上旬,全省经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25万家。今年上半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数量超过去年全年增长数量,呈现“井喷”势头。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成长性的创新群体,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省科技厅厅长王志欣介绍,为切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全面创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我省连续制定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河北十条”、发展众创空间等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科技新政,极大激发出全省创新创业的热情。
省政府办公厅、省科技厅专题调研显示,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速喜人。目前,石家庄、沧州、保定等设区市已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达到3000家以上,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比重达到20%。在数量增多同时,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质量效益也大幅提升。认定企业中,规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8480家,其中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956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面临的最大机遇。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对接京津,协同发展。”省科技厅副厅长李丛民介绍,我省各地瞄准京津高端人才和项目,不断加大与京津创新资源的对接合作,仅廊坊就吸引200多家中关村企业落户,13家北京高校和相关单位在廊坊设立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保定市政府投资建成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并为首批14家中关村科技企业提供免收十年房租的优惠。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我省对京津创新资源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科技转化平台,提高园区产业聚集度,我省引导孵化器由政府搭台转向民资运营,引导“园中园”由政府包揽到政企共建。为解决融资难、融资少、融资贵难题,我省去年设立了专项资金,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消除金融机构后顾之忧。一系列具有破冰意义的新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除障清路。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唱响桑干河,共筑涿鹿梦 2015年助力冬奥桑干河
- 2 纳克润滑等民族品牌领袖唱响未来宣言
- 3 中国华信强势入围 “2015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
- 4中葡酒业荣获“2015亚洲品牌500强”
- 5陆陈女士荣获“亚洲品牌十大杰出女性”
- 6 李风瑞:机遇面前要有“抢”的精神“抓”的意
- 7 河北统一战线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体
- 8 国企改革:领导人员任命方式与薪酬实行差异管
- 1市政协组织委员 视察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2永清城区街道办 首批家政服务人员 持证上岗
- 3聚焦协同发展 提升区域品牌 实现更大突破
- 4临漳县人社局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管理
- 5大名法院王敬坤获评河北省法院“邹碧华式先进人
- 6邯郸广平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2000余
- 7邯郸一小学开展“片片绿叶寄真情”活动
- 8邯郸临漳村民张红彬致富不忘家乡 捐款修建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