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域经济”启示录(三):科技进山闯新路
在临城县河北绿岭果业公司科技园,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在讲解薄皮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要领。(资料片)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赵永辉摄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马彦铭、赵红梅、赵晓清
三十多年前,以河北农大师生为代表的大批科技人员走进太行山深处。他们凭着两个脚板翻山越岭,把科技送到农村,把知识带给农户,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
新的时代,不变的坚持。“沟域经济”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让山区再次舞动腾飞之翼,绿水青山绽露出更美容颜。
腾飞之翼更有力:科技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聚集
近日,站在武安智寿源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一座山头向四周眺望,只见园区内的30架山梁流青叠翠。山顶柏树郁郁葱葱,山腰花椒树错落有致,山脚核桃树硕果累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可就在七八年前,这些山头还是光秃秃的,满目荒凉。武安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荒山能够快速绿化,得益于企业参与开发。而在开发者智寿源林牧有限公司看来,科技在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有科学的开发路线图,它就是指挥棒,决定着干什么、怎么干。”公司总经理姚鸣岐说。
姚鸣岐所说的路线图,是指河北农大河北山区研究所等单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开发总体规划。河北山区研究所所长周大迈说,太行山区数字化研究项目的应用让规划更具针对性。
周大迈介绍,太行山区数字化研究,将农学、生态学、地学、信息学等有机结合,对太行山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空间差异等进行了全方位定量分析。“现代科技让山区开发不再凭经验,而是依靠数字技术和量化分析。”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微视界”索尼动态影像体验站郑州体验行
- 2“微视界”索尼动态影像体验站走进长沙
- 3华素制药:大健康产业更需要内涵
- 4燕郊首部双城映像系列微电影《北京东-燕郊》将
- 5 河北省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生态融合发展
- 6 北戴河与去哪儿网合作开发旅游市场
- 7 旅游业非标准住宿成蓝海
- 8 唐山迎来烟台旅游包机首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