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双环汽车乘用车生产资质被撤销 转战新能源汽车(2)
携手中国中车,目标瞄准新能源客车和其他专用车整车
“眼下,三方合作协议的内容已经基本确定,就等最终签署了。”刘瑞介绍,中车集团旗下的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将通过重组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我省及周边新能源汽车市场。按照计划,他们将在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中的中车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中车石家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陆续推出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及各类专用车,实现年产新能源客车和其他专用车整车1.5万辆的规模。
今年2月26日,石家庄市市长邢国辉及市直领导,与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林一行,就加速推进中车石家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事宜进行了洽谈,三方合作随之加快推进。目前,在中车产业园区,该项目的过渡生产设备已经采购到位,首批样车已经生产出来了。
其实,这并不是双环首次涉足新能源汽车。2004年,双环控股收购了沉寂多年的河北红星汽车公司。2008年底,双环与美国Wheego公司启动小型纯电动乘用车的联合开发,并于次年生产出低速电动汽车——双环电动小贵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双环把这款车型的生产放在了位于邢台的红星汽车公司,但由于经营当中的各种原因,电动小贵族在推出2015款后就宣布停产了。
对于双环来说,此次携手中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发力,是总结此前经验教训后的卷土重来,能否绝处逢生,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业界期待的是,转战新能源汽车的双环,这次一定要稳扎稳打。
相关
我国车企退出机制初步建成
2月29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81批)》目录,13家车企的乘用车生产资质被撤销。
工信部负责人表示,我国建立汽车行业的退出机制,就是要打破汽车生产企业资质的终身制,建立起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督促落后的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如果达不到,也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来不断提高汽车整车企业的生产集中度。
事实上,这并不是工信部第一次撤销汽车企业生产资质。早在2012年7月,工信部就下发《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如今,已经有14家车企未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正式退市,不再拥有车辆生产资质。由此,我国车企退出机制初步建成。 整理/李巍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最强大脑》中日连番鏖战终成平局 六个核桃助
- 2露露股份荣登快消企业诚信排行榜榜首 获行业和
- 3 创新承接,崛起千亿级产业集群——解码重庆经
- 4 赵县1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额超47亿
- 5 京商助力石家庄打造区域商贸中心
- 6 张北力促8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早建成
- 7 邢台两只基金帮助企业融资4亿元
- 8 “六个核桃”探索供给创新:一罐核桃乳 百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