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优势产能大步布局全球④】沙河玻璃落户“非洲屋脊”(2)
放眼全国,玻璃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已经持续多年。目前,国内玻璃市场需求乏力,价格一再走低,许多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沙河乃至国内玻璃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激烈,通过项目投资实现企业“走出去”,无疑将给企业带来大展身手的机会。
但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市场环境千差万别,玻璃企业怎样才能顺利“走出去”?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河北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的玻璃行业,要融入国际竞争,没有先进技术是不行的。只有将先进生产装备和节能环保技术带到国外,适应国际市场变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企业才有立足之本。
“我们的生产线技术领先,采用的是比利时格法生产技术和我国探索研制的吸收浮法技术相融合的技术,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能够适应和满足坦桑尼亚对玻璃建材的市场需求。”周军平说,在“出门”前,企业已经做了明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划分,并不是盲目投产。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分析,目前坦桑尼亚工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9%左右,国家工业体系还不完整,制造业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欠账较大,投资合作需求旺、领域广、回报大。同时,坦桑尼亚土地、劳资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投资收益。
而坦桑尼亚青年劳动力充足,人均工资仅为我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我省玻璃产能优势明显,产业装备先进,技术人才汇聚,在坦桑尼亚发展具有良好条件和空间。
乘势而上:借力“走出去”,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作为沙河一家普通的民营企业,远赴万里之外寻求发展,壮大玻璃通过一年多在坦桑尼亚投资建厂,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
周军平介绍,壮大玻璃在坦桑尼亚的厂房设备和生产技术都比国内提升了一个档次,将来产品除供应坦桑尼亚市场外,也计划向东非其他国家销售。走国际产能合作这条道路,使企业在付出较小成本的情况下拓展了发展空间。
视野开阔了,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更加远大。“坦桑尼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沿线国家。工信部和河北都支持玻璃企业‘走出去’,在具备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建设玻璃项目或特色产业园。这对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周军平说。
“走出去”,需要具有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视野和能力的人才,但壮大玻璃一跨出国门就发现,他们在语言上首先就不过关。目前企业已经决定,员工要在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和语言文化等方面加强培训,争取尽快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省建材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说,玻璃行业经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和要求。在发展目标与战略定位上,要树立“走出去”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经营。玻璃是河北的富余优质产能,以产能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壮大玻璃正在通过“走出去”谋求转型,站在“非洲屋脊”之上,这家企业也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微森林”品牌招商——期待您的加入!
- 2 白沟“多业态航母”吸引北京商户
- 3 767.9亿资金注入衡水九大领域
- 4 丰宁建设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
- 5 去年3元今年1元 河北黄冠梨为何失去“桂冠”
- 6 沧州省级科技中小企业3460家 授权专利407项
- 7 石家庄鹿泉区:优化发展环境 搭建成长平台
- 8 武邑三举措促民营企业发展
- 12015环渤海工经联联席会在廊坊市召开
- 2京台高速公路廊坊段 日收费额破百万
- 3廊坊重污染天气黄色应急响应延长至20日24时
- 4廊坊市第二届团干部能力成长竞赛圆满落幕
- 5邯郸市邯山区四个村庄社区完成“煤改气”
- 6邯郸一店主自发设立设“雷锋驿站”服务居民
- 7邯郸一患者4次心脏骤停 医生从“鬼门关”拉回
- 8涉县男子所购家具途中被毁 邯郸工商异地维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