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调查:五条创新路径促民企“长高”
■核心提示
截至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1.57万家,比2014年6月增加47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680家,增加102家。
针对我省民营企业产业低端、产品低端、技术低端、质量低端的现状,我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牵住创新驱动的“牛鼻子”,着力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促民营企业“长高”。
借力与京津合作,推进民企创新。编制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和京津冀产业指导目录,把民营企业作为重点摆进去,推动与京津对接,借助京津的产业、技术、人才、市场优势促进我省民企“长高”。积极推进民企间合作——吉利汽车张家口12万辆整车项目落户我省,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22家药企签约入驻,总投资61亿元,同时,京津冀共建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联盟、北京威克多制衣投资建设河北格雷服装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项目也加快推进。
狠抓技术改造,推动民企创新。把技术改造作为推进民企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我省发布了《河北省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导向目录(2014—2015年)》,设立了河北工业技术改造发展基金。2014年,我省实施了982项来自民营企业的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投入产出比达到1∶2.56,这些项目实施后将会创造493个行业第一或唯一。制定工作方案,推进津西钢铁、敬业钢铁等民营企业钢铁产品晋档升级,替代进口产品。
搭建公共平台,服务民企创新。我省实施《河北省工业领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2015-2017年)》,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工业领域全面实施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业态模式创新六大创新行动。在民营企业中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省财政投入2.4亿元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同时注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民企创新。组织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苗圃工程、雏鹰工程、小巨人工程。支持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电子商务企业近2500家,企业网站数量达13万多个,2014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833亿元、网络零售额1029亿元。
培养引进人才,引领民企创新。去年以来,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资源,组织210名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和60名后备人才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题培训,组织400名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参加短期培训。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省民营企业实力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截至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1.57万家,比2014年6月增加47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680家,增加102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281家。2014年,我省民营企业新增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4家、省中小企业名牌239项;新增省著名商标471个、驰名商标13个,总数分别达到2968个、224个,民营企业占到80%以上。 (王成果)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张云:把京津服务需求优势变成河北服务产业优
- 2 田亚平:河北发展航天产业的有效路径
- 3 王玉平:增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 4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
- 5 端午小长假石家庄12315投诉服务类占比57.14%
- 6 成品油调价三次搁浅 河北省加油站降价优惠争客
- 7 新常态下唐山转型调研⑤:渴望“长大”的机器
- 8 人人网向退市之路迈进 老牌社交网站因何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