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存款失踪案连接发生 小心客户经理变身“存款大盗”

时间:2015-06-02 22:2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近年来,存款失踪案接连发生,仅曝光案例就多达十余起。2014年10月,上市酒企泸州老窖在农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失踪;2014年5月,邢台银行储户3000万存款丢失;2014年初,浙江杭州某城市商业银行的储户张先生户头上的200余万元存款只剩几块钱,后经杭州市西湖区警方查明,该案件共涉及多家商业银行的42位储户,总计950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2008年,江苏某储户将900万元存入工商银行,存款到期后,却发现已被银行营业部主任何卫华转走,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我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在4.3亿户家庭中,住户存款是主要的资产形式。截至2014年末,中国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16万亿元。然而,公认的十分安全的一笔笔银行存款却频频失踪,储户对银行的信任度下降。

  存款失踪的原因值得深究,据调查发现,储户的存款往往被不法分子乃至银行内部人员通过各种手段盗取。在石家庄工行存款丢失案中,多名受害人都是因为在客户经理的建议下办理了网银和U盾,而客户经理还对当事人的U盾进行了封存,并说明一年之内不能打开,一年后储户取款时才发现U盾是假的。显然,客户经理的做法有很多疑点,存款的无故失踪很可能与客户经理有关。去年初杭州市存款失踪案中,据多位受害储户回忆,自己存钱时均曾遇到银行柜台人员推销,承诺可将资金以某种高利息的形式存入。经警方调查,犯罪团伙和银行内部人员勾结,打着高利息旗号骗取存款。据了解,不法分子专门针对各大银行存款下手。银行内部人员被买通后,摇身一变成“存款大盗”,储户在柜台存钱时,资金被存入后立即被转到其他账户上。

  在失踪事件中,屡屡出现银行工作人员的身影,客户经理不为储户利益着想反而成为案件的元凶,这说明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存在大问题。除了银行监管的漏洞之外,储户本身被高收益蒙蔽也是让那些不法分子得逞的主要原因。储户在办理存款或购买理财产品时出现以下情况时要格外注意:收益率超过一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客户经理要求代为办理银行卡或U盾、客户经理告知储户不能随便使用卡或U盾。储户在办理业务时尽量不要让卡、U盾、密保卡等离开自己的视线。对自己的存款、理财产品等办理短信提醒余额变动功能并定期对资金情况进行检查。(姜珊)

相关新闻:

河北旅游新业态:首次提出“养老医学游”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由跌转涨 河北5城市上涨

河北18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

中国银行 “五步走”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去

工行平山支行为实体企业办理贴现票据25亿元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