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医药新政利好 冀企提速升级(2)

时间:2016-03-10 19:59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创新研发转向“协同作战”

研发出一个新药,业内通行的说法是“10年时间10亿美元投入”乃至“15年时间25亿美元投入”。在研发技术和资金配套都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药企都不敢贸然地进行新药研发。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瞄准群众急需,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等研发创新,加快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病和罕见病重大药物产业化。面对研发困难,我省制药企业该怎么办?

“再单打独斗肯定不行了,必须进行联合研发、协同研发。”谈到转型发展和药物研发,华药集团董事长张振恩颇为感慨。他介绍,国际国内的研发趋势显示,在进行新药研发时,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同行之间的大协同。他透露,华药将通过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等形式,加强新药、大药的研发引进,为企业发展蓄力。

据介绍,目前华药已建成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抗生素酶催化与结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新药研发方面,从“游击战”转向“协同作战”,正成为我省药企共识。

2015年末,由神威药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联合研发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创新组分中药塞络通胶囊三期临床试验在澳大利亚正式启动。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组分中药,塞络通有望成为我国首个在海外注册上市的创新中药。李振江认为,开展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研究与开发,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将为中药走出国门开辟一条新路径。

有的放矢建设“人才高地”

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对人才的依赖尤为强烈。

“一些国内外的专家人才,往往手上就带着项目、带着技术。如果能为我所用,对企业创新升级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张振恩说,华药在“十三五”期间将更加注重人才引进,尤其注重引进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药物领域的领军级人才。

就在3月1日,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原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生产部高级研究员张少英入职华药,成为动物生物制品特聘专家。“这标志着华药以高端人才引进为抓手,在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上迈出坚实一步。”张振恩说。

最近几年,低价招标、终端“限抗”等多重下行因素是大输液产品生产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依靠产品创新和销售结构调整,2015年,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大输液产品销售突破10亿瓶(袋),保持了国内大输液领域领先者的地位。

面对成绩和危机,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曲继广的眼光已更为长远。他介绍,未来企业发展目标是实现产品结构从大输液“单项冠军”向新型制剂、生物制药“全能王”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必须储备人才。去年,凭借在有机合成和不对称合成专业的深厚造诣,该公司首席研究员孙立杰博士成为省“百人计划”人选。曲继广说,未来企业要储备更多像孙立杰这样的人才,把创新目光投入到国家重大创新药物研究等领域。

胡志祥是石药集团引入的美籍药学博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进入石药后,他的研究内容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一系列蛋白质药物。业内专家表示,相关研发成果有望提高国内患者生物技术药物的使用水平并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目前,石药集团拥有30多名博士、500多名硕士,900名中级职称以上人才。石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正是有了人才储备,他们的新药研发实力才能位居全国药企领先水平,企业要创新升级,今后更要把人才放在第一位。

相关新闻:

1-2月石家庄出口食品农产品增长79.12%

“中国智造”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俏销

河北省小麦专家提醒:提早镇压锄划 搞好病害除治

晶龙成功中标南非86MW地面电站项目

河钢云商今年首月在线交易超400万吨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