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下):“可复制”催生发展“裂变”(3)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王峻峰 杨威力 李文亮
阜平13800亩、曲阳5600亩、唐县300亩,从2013年9月起,山区现代农业开发的葫芦峪模式开始走出平山,在太行山区多点开花。
面对众多的上门“取经者”,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涛直言,葫芦峪模式没有什么玄妙之处。他将其核心总结为“以资源整合为纽带、以高标准造地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目标、以农民受益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葫芦峪模式已经做到了全流程的标准化,它可复制,可推广。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模式把沉睡的荒山唤醒,向荒山要绿、要粮、要健康,让荒山成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刘海涛说。
从土地流转到开山造地,园区建设有章可循
对零散荒山荒坡进行资源整合,为规模化开发创造条件,是葫芦峪破题荒山开发的第一步。
“宁可抛荒,不可失地”,尽管产出微薄,可荒山荒坡被许多农民视作“命根子”,你把地拿走挣钱,我怎么办?围绕满足农民的合理利益诉求,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出“转、股、租、换”四种方式,拟定了严密的操作流程,成功打开了土地流转这把“锁”。
转,即把荒山荒坡转让给公司,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股,即以荒山荒坡入股,到时按比例分红。租,即把荒山荒坡租给公司,租金一年一付。换,即用荒山荒坡置换好地,利于农户耕作管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制式合同约束,绝不让保障农民利益成为空谈。”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张贵双说,由于农民利益得到保障,各个项目区土地流转顺利,一些村甚至派人主动找到公司,要求尽快流转他们的土地。
流转有规范程序,后续的造地也有严格标准。针对太行山片麻岩地区的地质特点,葫芦峪园区与省农科院、河北农大的专家一起,摸索出“隔坡沟状梯田造地法”,要领是“深耕层、高筑埂、固护坡、畅排水”,造成的地不仅适宜耕种,还能达到“中雨不出田、大雨不出山、暴雨不毁田”的要求。
“造地是为了种地,所以必须做到高标准。省国土资源厅、省技术监督局还和我们一起制定了葫芦峪造地标准,比国家现行标准高多了。”张贵双说,葫芦峪园区建设中的这些成熟做法,目前都在阜平、曲阳等项目区应用。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杂技能否不再是“青春行当”
- 2 让杂技演员后顾无忧
- 3十一长假姚晨晒娃 明星爸妈谁最爱晒娃(组图)
- 4石家庄火车站迎来国庆小长假客流高峰(图)
- 5谢娜蔡少芬李小璐王菲谢霆锋 明星求婚现场谁最
- 6黄晓明婚礼抢先看!捧花送给谁婚戒来历初恋赵薇
- 7【美丽乡村燕赵行】辛集市吴家庄村:养猪大户抱
- 8奶茶妹妹刘强东国庆大婚 深情拥吻毫无违和感
- 1邯郸市丛台区举办群众合唱活动迎国庆(图)
- 2武安十中“军训+国学”创新教育模式
- 3邯郸市丛台区“酣客朋友圈”向困难家庭献爱心
- 4博野县小店驴肉烧饼登上央视节目:出名了
- 5第五届曹妃甸滨海湿地渔乐节暨美食节即将开幕
- 6邢台达活泉公园中秋举行古礼祭月仪式
- 7临西县醉汉无端狂砸轿车 “天网”拍下全程
- 8临城“90后”女孩患白血病 社会各界捐款守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