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峪现代农业产业园(下):“可复制”催生发展“裂变”(2)
从运行体制到种植管护,园区运营自有一套
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如何才能实现高产高效?如何才能兼顾统一管理和农民积极性的自主发挥?经过摸索实践,葫芦峪确定了“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管理模式,把农民利益和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同心共富。
大园区,就是依托公司对荒山荒坡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难题;小业主,则是在“五统一”的基础上,以50亩为一个单元,由农民公开承包、分片包干,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种植提高效益。
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韩保深介绍说,在“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管理模式下,农民可获得四个方面的收入:一是土地流转收入,根据不同的流转方式,每亩至少收入600元。二是在园区打工的工资收入,人均每天至少100元。三是经营管理收入,园区为小业主每年每个经营单元付2万至3万元管理费,收获的农产品按合同约定的基数上交公司,高于基数部分归小业主所有。四是林下经济收入,林间树下间作的药材、小杂粮以及养殖的散养鸡等收入全部归小业主。“毫无疑问,这将极大调动小业主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实现国家得绿、企业得利、农民受益的多赢局面。”
农民在园区里成了小业主,可种什么、怎么种不能自行其是,得按公司的统一标准来。“老办法行不通了,这几年打工的经历让我对种地有了新的理解。”东王坡村民刘国书在园区承包管理着50亩核桃树,在他与公司签订的《核桃林地管护承包合同》里,不仅详尽标注着授粉、施肥、浇水、喷药、修剪等几十项核桃树管护的操作规范,还写明了奖惩措施。“就像是张‘明白纸’,到啥时候干啥活儿,清清楚楚。”
山区开发生态优先,政府农民吃上“定心丸”
葫芦峪模式现在被认为是“山区开发的一条好路子”,而在平山葫芦峪园区建设之初,一些人曾担心:如此大规模开山造地,会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苦干巧干不蛮干,我们的口号是科学耕山。”张贵双说,园区建设伊始,他们就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最大限度保护林木、草皮等生态资源。对坡度25度以下的荒坡,新造高标准农田,发展特色、高效产业;对坡度25度以上的荒山,保持原样,重点是涵养水源、修复生态,根据实际栽植经济、生态树种。对新造地的边坡,通过种植苜蓿、紫穗槐、金银花等,实施生态护坡。
数据显示,经过7年多的开发建设,园区共栽植核桃树48万株,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足15%增加到约80%,生态效益凸显。
“长远来看,项目区通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养老养生等产业,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带动更多农民彻底摆脱贫困。”在刘海涛眼里,未来的太行山将是一条绿色产业带、农民致富带、生态安全带。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杂技能否不再是“青春行当”
- 2 让杂技演员后顾无忧
- 3十一长假姚晨晒娃 明星爸妈谁最爱晒娃(组图)
- 4石家庄火车站迎来国庆小长假客流高峰(图)
- 5谢娜蔡少芬李小璐王菲谢霆锋 明星求婚现场谁最
- 6黄晓明婚礼抢先看!捧花送给谁婚戒来历初恋赵薇
- 7【美丽乡村燕赵行】辛集市吴家庄村:养猪大户抱
- 8奶茶妹妹刘强东国庆大婚 深情拥吻毫无违和感
- 1邯郸市丛台区举办群众合唱活动迎国庆(图)
- 2武安十中“军训+国学”创新教育模式
- 3邯郸市丛台区“酣客朋友圈”向困难家庭献爱心
- 4博野县小店驴肉烧饼登上央视节目:出名了
- 5第五届曹妃甸滨海湿地渔乐节暨美食节即将开幕
- 6邢台达活泉公园中秋举行古礼祭月仪式
- 7临西县醉汉无端狂砸轿车 “天网”拍下全程
- 8临城“90后”女孩患白血病 社会各界捐款守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