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批6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成立 农民如何从中获益(3)
“第一笔贷款虽然只有12万,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中心对我的土地经营权和地面附着物的资产有个总的评估,为我确定了400万的贷款额度。”吴金辉高兴地说。
目前,河北省先期试点县已成功探索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途径。邱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还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联合邯郸银行推出了 “致富流转贷”、“林果贷”等金融产品,共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800万元,其中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700万元,农村林权抵押贷款100万元。同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与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合作,促成农业经营主体贷款46笔共887万元,激活了农村沉睡的资本,破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问题。
推动产权流通变现
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去年,邱县南辛店乡东倪宋村村民李永俊把自家8亩地以每年1000元/亩的价格,流转给了河北华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李永俊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出租8亩地,租金每年8000元,夫妻二人在租地的公司打工,一年工资3万多,每年收入比土地流转以前多了3万元。
同村村民李子军看到李永俊家通过土地流转一年的收入增加不少,也开始把责任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租出去,过着一边拿租金、一边打工挣钱的日子。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发布产权挂牌出让、受让信息1356宗,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鉴证项目880宗,完成了农村产权交易进场成交项目73宗、土地面积4.1万亩。仅鉴证业务一项,受益农户就达7324户,受益人口达到3万多人。
河北省委农工部农村改革处负责人介绍,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推动产权流通变现,河北省才刚刚起步。今年,河北省将在全省农村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确权面积年底达到全省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0%,让更多的农民通过产权流通变现,提高财产性收入。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 周丹平:让抗战遗址成为精神家园
- 2 “电视问政”不能取代日常监督
- 3 金海燕: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多多益善
- 4 把京津金融资本优势变成河北投资融资优势
- 5 王现坤: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风尚
- 6 程瑞山:理顺和规范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 7 英雄的河北 不屈的抗战
- 8 永远不能忘却的“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