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银行业如何变“乏力”为“发力”?

时间:2015-05-05 21:06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金 言

尽管各家银行在年报发布会时已打过“预防针”,但刚出炉的银行一季报还是令人大跌眼镜。五大行净利润增速不超2%,不少股份制银行增速滑至个位,几乎所有上市银行的不良率都有所攀升。没有跑赢GDP的银行下一步该如何发力,正成为摆在银行家们面前的难题。

1.36%、1.28%、1.21%、1.86%、1.5%,这分别是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2015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预示着上市银行正在经历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期。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更是下滑明显,一直增势颇猛的平安银行,今年一季度的净利增速由去年的30%骤减到11.38%;中信、光大、华夏等银行净利润增速也分别下滑至2.07%、2.35%和11.12%。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一季度利润增速下滑最大的因素是息差收窄,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银行存款增速下降,负债成本上升较快。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在企业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银行依靠规模扩张的模式已不可持续。尤其互联网金融兴起,行业竞争加剧,对银行盈利水平产生很大影响,这种态势未来还会持续。

不良贷款再加压。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贷款激增501.49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的两倍,不良率也有不同幅度上升。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1.65%,较年初增长0.11个百分点;工行不良贷款率上升0.16个百分点至1.29%;交行、中行、建行不良贷款率均在1.3%左右。曾刚表示,不良贷款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信用风险暴露,预计不良率还会持续、小幅增长。这种挑战是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对此银行要加强对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不能等风险暴露了再去化解,要借助各种手段防范分散风险,加大拨备力度,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力度等。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不良率不等于损失率,而且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是银行业维持不出现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安全阀。

如何从“乏力”变“发力”?答案是跟随国家战略调整信贷结构外加精细发展。中信银行行长李庆萍说,必须紧跟国家战略,调整信贷结构,否则将来还会滋生大批坏账。

其实,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等战略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家银行都在调整信贷结构,找寻未来发展的新亮点。

中行日前宣布,未来三年,力争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授信达到1000亿美元,努力“成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行也表示,将筹划设立总行级西北投资银行资产池,未来三年再投融资不少于1500亿元,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互联互通。

许多专家认为,这些国家战略或将对提升信贷需求产生一定作用,对银行下半年盈利状况有所改善。其实,银行还可以在小微业务方面多下功夫,细化行业和市场。尽管小微企业不良风险偏高,但毕竟收益不低。银行业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高速发展的时期,规模扩张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精细化发展才是今后的选择。

相关新闻:

清河构建农村服务网络 农民网购取件不用再跑县城

河北全省逾六成小麦遭受蚜虫侵害 防治工作提前

河北省中南部小麦赤霉病将偏重发生

河北首家农村淘宝县级服务中心试水 农民取件不用再跑县城

今年河北省确保示范片粮食增幅提高10%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