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把文化名家工作室建在群众家门口
唐山以打造市、县两级文化名家工作室为载体,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把文化名家工作室建在群众家门口
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通讯员孙国岭)近日,在唐山市路北区培仁里社区的罗慧琴评剧艺术工作室内,10多名十来岁的“评剧娃娃”在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罗慧琴的指导下,演绎《花为媒》《乾坤带》等剧目选段,吸引了众多社区群众和评剧爱好者前来观看。
日前,孩子们在迁安市高引铺村小小绣娘手工坊体验纺织工艺。 通讯员张冉煜摄
去年以来,唐山市以打造市、县两级文化名家工作室为载体,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将文化名家工作室延伸到街道乡村,建在群众家门口,让鲜活的文化内容浸润群众的精神生活。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文化名家工作室100个,市县两级同步推进、梯次培育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日前,在路南区万顺书场赵凤兰曲艺艺术工作室内,80岁的靳派大鼓传承人赵凤兰正演唱乐亭大鼓《小姑贤》,婉转的曲调、丰富的演绎,赢得满堂喝彩。“作为唐山人,我从小就对乐亭大鼓情有独钟。如今,能在社区里近距离欣赏名家演唱,非常高兴!”文北社区居民王静说,现在,自家的孩子们也对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城区到镇村,群众在哪里,文化名家工作室就建设在哪里。去年,唐山市依托“艺术之约 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从全市文艺工作者信息储备库中,遴选出有专业认证、有活动场地、有日常活动的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和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文艺名家,按照嵌入式空间布局,在全市社区、镇村,挂牌建立起文化名家工作室40个,涵盖文化展示、手工体验、演艺空间等类别,包括剪纸、蜡染、织绣等15个艺术种类。
除在全市建立的40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外,又以弘扬大钊精神、传承呔商文化为特色,在乐亭县全域创建了40个文化名家工作室,涵盖美术、泥塑等18个艺术种类。在创建中,他们注重名家的工作能力、工作时长、引领带动能力和与县区文化的契合度,让更多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
20家县级文化名家工作室在路北区揭牌;以著名评论家、作家、学者杨立元命名的“杨立元文学馆”在丰南成立……今年,唐山市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精心打造的40家县级文化名家工作室陆续挂牌成立,普惠城乡的文化惠民网状格局在全市范围内悄然成型。
把广大市民“请进来”,让文化名家“走出去”。经典京剧曲目、评剧折子戏、现代版戏歌……在路南区紧邻小学、社区和养老院的王洪谊曲艺艺术工作室,今年已组织学生快板、评书进社区、进敬老院演出32场,10多段原创作品展现了曲艺文化的魅力。
依托文化名家工作室,唐山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文化供给,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他们深入社区、学校、乡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浸润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通过拓展全市文创园区、商圈广场、购物综合体等文化场所功能,打造小型演艺空间7个,以名家常态化驻场方式,将文化名家工作室从以“名家”为中心拓展到以“名家、场地”双中心,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满足线上线下观众文化需求,让群众有“处处皆剧场,人人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感。
在名家们为群众“送文化”过程中,文化名家工作室也成为传统技艺薪火相传的训练场。唐山市通过鼓励33个手工体验类文化名家工作室开展非遗传统文化和特色手工活动,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在开眼、动手、入脑过程中激发创意灵感,提升艺术情趣,在体验式学习中传承民间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奔赴抗洪救灾一线!品胜“停电宝”千里驰援涿州
- 2【多彩河北】河北海兴:“智造”赋能 活力迸发
- 3我省各部门全力做好灾后抢修恢复和受灾群众生活
- 4河北:开展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 5河北各地加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62830万千瓦,张家口市稳居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
- 7河北省地震局:近期河北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
- 8河北涿州救灾保障物资陆续到位 群众生活稳定
- 1芝麻官驰援涿州,刻不容缓!同舟共“冀”,守护
- 2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召开“双创、双专
- 3同比增长10.3% 衡水2023年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
- 4今晚十点,石家庄中山路地道桥断交施工
- 5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装备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
- 6国网安平县供电公司多措并举打响迎峰度夏保电战
- 7唐山市出租汽车行业7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
- 8保定市开展未成年人劳动美社会实践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