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运河区实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倍增计划”
运河区实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倍增计划”
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向学生免费开放
日前,沧州市运河区发布在校园内做好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通知,提出实施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倍增计划”,以中小学校与专业体育机构青训合作共建等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同时,举办具有运河区特色的体育赛事,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挖掘更多的体育人才。
根据要求,运河区将在校园内积极开发建设富有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充实和丰富本校体育课程内容。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中小学校要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着力提升阳光体育活动质量,积极培育推广“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模式,推动各类体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的课程化管理;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推动有条件的公共体育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向学生免费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社会开放。
在做好体育运动项目在校园内普及的基础上,突出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品牌。持续提升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质量,积极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轮滑、陆地冰壶、滑冰、冰球等冰雪项目进校园活动,推广武术、杂技、棋类、舞龙舞狮、抖空竹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中小学校至少组建2个项目校级运动队,每所中小学校要成立不少于5个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兴趣小组、体育社团;持续办好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冰雪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确保“一年四季,季季精彩”。
为挖掘更多的校园体育人才,运河区还将以市第八中学射击馆建成投用、市第八中学与沧州雄狮足球俱乐部签订“青训合作共建”协议、河北省短道速滑二队到运河实验小学就读等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鼓励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推进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各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招收不少于2个运动项目的特长生,个人项目不少于10人,集体项目不少于12人,确保校运动队的人才质量,强化青少年竞技人才培养。加强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培养,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健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测评,引导体育教师重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此外,运河区还将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区、校级“两操一课一作业”(上好课间操、眼睛保健操、体育课,优化体育家庭作业)展评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节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多元化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之路。(记者周洋 通讯员史飞飞、杨洋)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扬帆心海,广杰膳缘,煮蹄世家缘年家宴圆满落幕
- 2这么近 那么美 投资到河北|邢台威县:设施葡萄
- 3河北唐山港打造陆海联通国际物流大港
- 4河北兴隆:冰雪旅游旺
- 5河北平泉:小松针“变废为宝”
- 6河北迁西:发展现代农业 助推乡村振兴
- 7长城保护员的冬日坚守
- 8长城要塞紫荆关 持续“美颜”促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