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高碑店新发地,“新”在哪儿(2)
这要从2009年年末的一场低温冻害说起。当时,低温冻害让南方蔬菜进京受阻。一时间,保证首都蔬菜供应成为重大问题。当时,北京新发地放出库存平抑菜价,千方百计调运蔬菜。一场惊心动魄的“蔬菜保卫战”打下来,让北京新发地集团董事长张玉玺心绪难平,必须建立应对极端天气的稳定供应渠道,保障北京市民的“菜篮子”。
2010年,在考量了京郊诸多地区之后,张玉玺把目光投向了河北高碑店。这里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毗邻京港澳、京昆、廊涿高速,107、112国道和京广铁路、京石高铁等穿过高碑店境内,是建立中转南北、分销全国大流通格局的首选地。2010年,北京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项目签约,打响了京冀专业市场融合发展的“第一枪”。
当时,高碑店新发地考虑的仅仅是与北京新发地进行一对一对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出台,非首都功能疏解开始提速。高碑店新发地转变发展思路,由一对一承接北京新发地,转变为打造北京农批市场转移的统一承接平台。目前,高碑店新发地已签约商户8600多户,其中80%来自北京锦绣大地蔬菜干果市场、北京新发地、王四营海鲜批发市场、西南郊肉类水产品市场等北京八大农批市场。这里正在形成以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为龙头,京津冀地区体量最大、品类最多、功能最全的综合性市场,成为北京食品安全保障和食品供应保障基地。
“新”在交易模式——
借鉴法国翰吉斯市场的先进建设理念和标准,并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展开合作
10月30日下午,高碑店新发地香蕉交易大厅,一辆大货车尾部缓缓靠近门店前高高的月台,商户陈益通按下一个按键,登车桥便将成箱成箱的香蕉运到货车上。“现代化程度提高,省时又省力。原来,装满一车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一小时就行。”陈益通是广东揭阳人,年初就从保定市的农批市场迁到这里,门店加上冷库共1200多平方米,还配有几间办公室。其销往京津冀的香蕉占了营业额的90%左右。
首都农批市场疏解,不是简单的搬迁,而是通过创新从传统走向现代。
北京新发地是小仓储、大物流,高碑店新发地则是大仓储、大物流。其建设借鉴了世界最大农批市场——法国翰吉斯市场的先进理念和标准。记者看到,在两层楼高的进口果品交易大厅、香蕉交易大厅等每个门店前都配有一个货车停车位,每个门店有30多平方米的展示位,后面是200平方米左右的冷库,楼上还为每位商户配有两间办公室,用来进行商务洽谈。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都是借鉴法国翰吉斯市场的理念建造,布局和规格在国内也不多见。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智慧城市”有多远?小商户其实也可以是建设者
- 2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①】创新:摆在全局
- 3 百城房地产价格指数报告出炉 河北7市房价5升2
- 4 【京津冀一体化】业内人士建议三地建立区域性
- 5 “双11”网购 警惕10类消费陷阱
- 6 2017年底前工业污染企业全部退出北京通州
- 7 京津保创新创业大街启动
- 8 京津冀家庭服务职业风采大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