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市场动态 正文

“沟域经济”,产业新起航(4)

时间:2015-09-01 20:21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村民共同致富

川林香菇香飘万家

邢台县浆水镇川林村,有570口人,耕地却只有300多亩。人多地少,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一度贫困。前些年,村民们共同努力,在山场上种植了1万多棵苹果树,6万多棵板栗树,紧巴巴的日子逐渐变得宽裕。最近几年,通过种植香菇,这个村的收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山区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状况已逐渐改变。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山区人民通过辛勤劳动,也能实现致富增收。

“板栗树每亩收入有2000元左右,苹果树能达到2万-3万元。”川林村党支部书记安庆亮说,富起来的村民眼界更宽了,他们不满足于仅仅种植果树,都想更加充分地利用农闲时间和山里的资源。在这个背景下,安庆亮积极学习种植香菇的技术,带头建起了香菇大棚。

今年4月份,走进川林村的香菇种植大棚,只见地上和墙上的香菇菌包密密麻麻,一排足有上百米长,场面颇为壮观。菌包上的香菇个大饱满,飘来阵阵香气,令人欣喜。“种香菇,先要掌握技术,基料配制、基料处理、装袋灭菌、压块栽培等,都不能含糊。”安庆亮说,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香菇种植技术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香菇大棚也越建越多。

安庆亮介绍,川林村发展香菇产业优势很多。“我们这里原材料充足,山里的果树枝干可以加工成木屑,是种植香菇的优质原料。山区独特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利于香菇生长,并且香菇生长旺季恰好与果树生产季节错开,生产上互不影响。”

“我们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还打算注册香菇品牌,发展电子商务。”为使香菇保鲜,川林村专门建设了冷库。看到川林村种植香菇产生了高效益,相邻的村子也前来学习技术,建设了更多香菇大棚。依托山区丰富的林果资源,一个新的产业正在兴起。

现在,川林村又有了新规划。他们打算在时机和技术成熟时,再发展仓储物流业。

链接:

第六产业:跳出农业看农业

1996年,日本首先提出了“第六产业”概念,即通过农业中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延伸与融合,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

“第六产业”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跳出农业看农业。使农业结构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打造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并通过科技投入、打造品牌等,向农业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形成农业各个子产业之间、农业与服务业之间、农业与加工业之间、农业与综合产业之间等相互渗透融合的新业态。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使农业获得合理利润,并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二三产业的高附加值分配,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业的多功能目标。

整理/马彦铭

相关新闻:

“沟域经济”启示录(四):三产融合开新局

河北:年底前初步形成食药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

秦皇岛市海港区构建三级网格 消除监管盲区

饶阳县:“四化”诠释食药安全网格化监管

邢台县:扎实推进乡村食药安全网格化监管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