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新闻 深度聚焦 正文

保定高阳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出发(图)(9)

时间:2014-12-31 22:42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卓越贡献:

旅法学子英才辈出

1978年春天,来自布里的“草根研究者”王章书第一次小心翼翼地走进了何长工老将军的办公室。

老将军热情地接待了这位自费前来采访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民办教师,他们谈得很投机。

蔡和森、向警予、颜昌颐、唐铎……当王章书细数一个个何长工在法国时的同学、好友的名字时,老将军激动了,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情不自禁地放开喉咙,为王章书唱起了原汁原味的《马赛曲》。

对当年参加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学生们来说,那段经历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而他们中的一大批人则成为后来中国革命与建设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18年底才结束,直到1919年3月,第一批勤工俭学生才启程赴法。

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生89人于上海杨树浦码头,乘日轮“因幡丸”号启程赴法,其中湖南43人、直隶(今河北)22人、四川9人、山东8人、湖北3人,广东、江苏、安徽、江西各1人……当时的报刊详细报道了从1919年3月到1920年12月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组织的共20批赴法学生的情况。

在后人根据这些报道及档案资料整理的记载中,笔者读到了这样一些后来彪炳史册的名字:陈毅(第五批),徐特立(第七批),王若飞(第八批),李维汉、李富春(第九批),聂荣臻(第十一批)、葛健豪、蔡畅、向警予、蔡和森(第十二批),赵世炎(第十五批),邓小平(第十七批),周恩来、郭隆真(第十八批)、张申府(第十九批)、何长工(第二十批)……

“第二十批勤工俭学生是华法教育会组织赴法的最后一批,此后,由于法国发生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勤工俭学学生生活十分困难。国内勤工俭学的热潮也慢慢转冷。”郑名桢说。

相关新闻:

河北美术学院曲阳石雕创作实践启动仪式开幕

共享单车现身美国华盛顿 骑行费用为半小时1美元

传授直播技巧 一高校开设“网红学院”引争论

武汉一大货车同一地点加塞66次 扣分达180分

陕西千阳县师生上学途中被野蜂蜇伤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