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阳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出发(图)(6)
水到渠成:
特殊学校落户小村
布里留法工艺学校旧址内,一棵挺拔的洋槐树尤为引人注目。
史克己告诉笔者,这棵见证历史沧桑、已有近百岁树龄的洋槐为当年在学校担任教员的蔡和森手植。“在北方农村,传统上多种国槐,洋槐较为少见。据当年在此求学的学员回忆,当年蔡和森种下这棵洋槐树时,曾说:种洋槐,就是表明和旧社会决裂、留洋求学之决心。”
从高阳华工的“工余求学”到波澜壮阔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布里这个看似普通的北方小村又起到了什么样的特殊历史作用呢?
“‘工余求学’的显著成绩大大超出了李石曾的始愿。后来,豆腐公司的工人李广安、张秀波、齐云卿等根据几年业余求学实践,正式提出了‘勤以做工、俭以求学’的主张。”郑名桢说。
李石曾对这一主张倍加赞赏,在这一主张的启示下,1915年6月,李石曾和已经赴法的蔡元培在巴黎成立了“勤工俭学会”,其宗旨为“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这便是“勤工俭学”四个字的由来。
“为什么勤工俭学的去向最初选择了法国,而不是赴其他国家呢?”郑名桢给出了如下解释:辛亥革命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中国留学生的兴趣已转向科学技术等理工学科。又因欧美诸国的科技水平高于日本,赴欧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日趋增多。但欧美诸国生活费用较高。就普通教育和中等教育而言,法国学费低而且较易求学。同时就高深教育而言,法国各类学科研究又都处在领先地位。因此,有志青年们越来越趋向留学法国。
1916年底,蔡元培由法回国接受北京大学校长的任命,李石曾也随后回国。他们回国后,在北京设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及华法教育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和华法教育会成为主办全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总机关。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