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阳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从这里出发(图)(5)
“短短几年,豆腐工厂先后在高阳县招募工人40余名。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是最早赴法的华工,高阳县由此赢得了‘华工之乡’的美誉。”研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多年的省博物院原研究员郑名桢给出了如此评价。
1907年,孙中山在巴黎结识了李石曾,其后还亲自到豆腐公司参观,并在其著作中记述:“吾友李石曾留学法国……以研究农学而注意大豆,以兴开‘万国乳会’而主张豆食代肉食,远行化学诸家之理,近应素食卫生之需,此巴黎豆腐公司之由起也。”
而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李石曾也资助颇多。据说两人曾经约定,孙拍电报到法国找李要钱,只需要打一个字母:A代表1万,B代表2万,C代表3万。因此有人戏言,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些重要经费,是高阳人磨豆腐磨出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当年赴法老华工之一、布里村民陈珍如曾不无得意地对当时的本村教师王章书讲述:“当年我们的产品——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丝,参加在法国巴黎吕南公园举办的万国食品博览会时,人山人海,大家抢着买……”
“王章书这个土生土长的布里人,正是布里留法勤工俭学史研究的关键人物。”79岁的郑名桢动情地告诉笔者,“1978年,我下乡到高阳调研时,结识了王章书,并由此一道开始了对布里这段特殊历史的研究。十几年里,我们走遍了大江南北,采访了很多运动的亲历者和他们的亲属,最终,数百件珍贵的文物资料被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而王章书本人,却在2008年春天悄然离世。”
就在豆腐公司蒸蒸日上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华工的文化水平和制作工艺,李石曾办了一个夜校,工人们白天做工,晚上则在此学习中文法文以及基础科学知识。
“这就是著名的豆腐公司工人‘工余求学’,它是旅法华工教育的起点,更算得上留法勤工俭学的雏形。”郑名桢评价道。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河北新闻
- 地区新闻
- 娱乐新闻
- 1绿人集团小核酸美白祛斑新品震撼行业!
- 2CIMAE 2018扬帆起航,招商工作全面启动
- 3楼市最前线:年终发力 精装公寓哪家强?
- 4逃离“蜗居”生活 庄里改善住宅项目推荐
- 5年末返乡置业 这些盘更适合演绎“双城记”的你
- 6大牌驾到!石家庄目前都有哪些品牌房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