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张家口 正文

荡气回肠的壮歌 “最美崇礼人”候选人掠影(三)

时间:2017-01-11 17:38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当下,“最美”一词成为崇礼区家家户户热议的话题。最美环卫工、最美基层干部、最美村官、最美创业者……大家被无数个“最美”感动着。他们的美,在于他们拥有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他们的美,在于他们具有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他们的美,在于他们有着崇尚实干、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通过在村里的工作,我更加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担当,扎根基层、 服务三农, 我会积极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刘艳鹏:最美的青春在基层

今年还不满29岁的刘艳鹏,是崇礼区最年轻的 “村官” 代表之一, 2013年大学毕业后成为石窑子乡小西湾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家里人打算让刘艳鹏接手家里的工程队。尽管收入不低,可他是还是想靠自己闯荡一番。

“大概是2013年八九月份,看到招考大学生村官的公告,我就报了名。”刘艳鹏笑着说: “当时也不太清楚大学生村官是啥概念, 觉得可能就是交通差点儿, 其他还好。”到了要工作的小西湾村, 才发现和想象的差别太大了。 由于地处山区, 经济发展落后, 这里的环境比自己所生活过的村还要差。 虽说自己出身农村又胸怀热忱, 可工作的繁琐复杂仍出乎他的意料。 但是他没有退缩, 担任村书记助理后边学边干, 为了更快的投入工作, 他翻出乡村两级的资料,详细了解村情概况, 制定工作计划, 走访村民, 与村民进行沟通, 逐渐适应了农村生活, 也渐渐摸索出了一套工作方法。

“衡量大学生村官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能否带领群众致富。”他2015年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调研,寻找影响村里发展不起来的原因。通过长期深入农户走访,他了解到影响村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规模化程度低、种植技术落后、致富支柱产业少,创收渠道窄。于是他与村干部一道研究分析,学习借鉴先进村的成功案例, 制订了 “公司+基地+农户” 的合作致富方案。带头创办了垦荒者农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流转土地500亩,新建蔬菜大棚50个,肉鸡暖棚养殖场2个,建设蔬菜交易市场3000平方米,带动群众发展架豆种植220亩,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2400人次,推广的 “大棚两茬”种植模式,让村里人均增收1000元。

“这4年的工作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成熟了不少。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给家乡带来更多变化,让惠农政策得到落实,让乡亲们得到实惠,这样就觉得很满足了。”谈起这几年的收获,刘艳鹏的话语朴实、坚定。

“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着好人好事,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工作最满意和骄傲的地方。” 杨文谦: 为文明崇礼添美景

杨文谦, 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让这个54岁的男人略显沧桑。十几年的跑车生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做着好人好事,这是他对自己的工作最满意和骄傲的地方。

“出租车是城市的流动窗口,出租司机的一言一行都展示着崇礼的精神风貌, 这也是一名 ‘的哥’ 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做到诚信服务、安全驾驶、热心助人,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用自己的热情,为文明崇礼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

作为出租车司机,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会遇到。有一年冬天,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他遇到一个喝醉酒的乘客打车,上车后就说了一句 “到富民小区”后就睡着了,到了小区找不到具体住址,这么冷的天,他不能把乘客自己扔在外面,万一回不了家,会冻坏的,他想尽办法联系家人,问清楚详细地址后,把乘客扶上楼才放心离去。乘客把财物落在出租车上是常有的事,这么多年,杨文谦捡到的手机不下十几部,每次他都想尽办法物归原主。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2014年1月的一天,他原本去接一位预定包车的乘客,定好凌晨四点从区里东沟门送到张家口火车南站,但在路上遇到一对骑摩托车的夫妇,挥手拦车喊救命,停下车来才知道,是一名孕妇快要生了,老公带她去医院,半路摩托车没油了。1月的崇礼,寒风凛冽,又是凌晨四点左右, 路上几乎没有车, 杨文谦丝毫没有犹豫,赶快给孕妇打开车门,扶着孕妇上车,送到医院。由于已经过了原本定好的时间,被包车乘客埋怨了一通,杨文谦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只是一个劲儿的道歉,尽自己最快的速度,把乘客送到了火车南站,没有耽误乘客。

“从事出租车行业这么多年,我不敢说自己做得有多么的好,但我敢肯定的是,我没有给出租车行业丢过脸。”从帮助他人、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到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一把,十多年的跑车生涯,杨文谦 “跑”出了自己的美丽人生,也为文明崇礼增添了一道亮丽美景。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因为‘草根’出身,我更懂得法官与百姓的关系,理解百姓们的诉求。 ” 吴希林:“草根”法官的为民情怀

一条板凳是他的审判椅,一张方桌是他和书记员的记录台。在崇礼,很多村民都知道吴希林这个名字。基层法院民庭的法官,每天面对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但他从不看轻每一起案件,他和当事人一起拉家常、讲乡情、说法理、辨是非,多年来审执结案两千余起,无一错案。

2013年,吴希林接到某村委会起诉19户村民的案件。此案一出,19户村民集体上访。吴希林深入到19户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并先后到距离县城20公里的三个自然村60余次。通过对有关草场确权等50多份相关文件进行释法,吴希林明确告知村委会与19户村民所签订的草场承包合同合法有效,依法应予以认定。经过不懈努力,原告某村委会撤回了起诉,19户村民得以继续履行承包合同。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因为‘草根’出身,我更懂得法官与百姓的关系,理解百姓们的诉求。”吴希林说。

2014年4月,一对青年在订婚后不久产生矛盾,男方到法院要求解除婚约关系,并要求女方退还订婚时收的彩礼及饰物等。第一次调解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得知女方的母亲因没带钱需要走50公里山路回家,吴希林掏出100元钱,为她在县城安排了住宿,她深为感动。后来,吴希林主动上门到当事人家中调解,纠纷很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首例网络侵权案成功调解,解决管道漏水难题促邻里和谐,帮助农民工讨要薪资……一件件、一桩桩案件的成功调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获得了更多百姓的信任。吴希林把满意留给群众,把遗憾留给自己。因为护送两位拿着三万多元赔偿款的年迈当事人回乡下,吴希林没能见到病床上的母亲最后一面。

他扎根基层28年,撰写了52本910多万字工作笔记和案例。他运用法律知识到滑雪场、学校、企业进行普法,提供法律服务。他为冬奥筹办尽力尽心,近几年,他和同事组成了“宣讲团”,为各个雪场送上司法建议,为滑雪场节省资金百万元。在审理的一起供暖合同纠纷案调解结案后,他及时向该公司发出一条司法建议,这份建议使得区热力公司在全市首家与1.9万余户居民签订供用热合同,全区供暖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省高院个人一等功”“十大调解能手”“十大办案能手”……从业29年来,这些大大小小的荣誉,是吴希林为追求公平公正奔波的缩影。使命在肩,吴希林一直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心系审判、一心为民。

“科学理财、促进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梦想;为民理财、关注民生,是我们的追求和希望。 ” 张海霞: 心系财政情悠悠

从事财务工作20年来,她一直努力做这样一个人:业务素质过硬,职业操守坚定,勤奋务实、勇于拼搏。她就是崇礼区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张海霞,一直默默奉献在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线。

“‘为国理财,为民服务’这句话不仅贯穿于整个财政工作之中,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张海霞告诉记者,除了日常工作,2016年她又多了一项任务——驻村帮扶。每次下乡进村开展帮扶工作,得知有些农民们生活还并不算好,还是住着简陋的房子,还有很多实际困难。她感受到自己肩头沉甸甸的担子。她深思,财政事业是播洒阳光的事业,作为的财政人就要把党和政府的阳光政策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驻村期间,她和驻村队员帮助村里做规划、跑项目、买设备、建市场……整整忙活了一年,辛勤和汗水变成一缕缕阳光,凝成一滴滴雨露,汇成一股股清泉,温暖着村民的心。

“既然选择了财政工作,就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就要以管好财、理好财为己任。”做为一名财政人,不仅要有过

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向老百姓解释各项惠民政策的耐心。 工作中,她将“零障碍”和“零差错”服务理念贯穿始终,严谨细致,微笑服务,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打造“无障碍”办公流程。她经常对科室的同事说 “管好财、用好财,关键就是要秉公办事、依法理财,办事要对事不对人,心底无私天地宽,不论是哪个部门、什么人,只要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我们就拒绝办理,决不能让一分违规财政资金在我们手中流走,将来他们会理解的。”

凡是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感到她的待人以诚,古道热肠,这一点,预算单位的会计们感触尤深。她始终坚持“一张笑脸迎人,一声问候暧心;讲好每一句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好每个电话,待好每位同志;生人熟人一个样,忙时闲时一个样”,对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给予细致的讲解,直到弄清楚为止,使每一位同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吃得起苦、更要耐得住清苦,这是新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是再苦再累,也要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 肖刚: 善学实干的新闻尖兵

尖兵是什么?尖兵是不怕困难,头脑清晰、勇达目标的新闻战士。

肖刚在崇礼区广播电视台从事广播电视对上宣传报道工作已有8年多时间。在这8年多时间里,他这名“新闻尖兵”始终冲在第一线。

外宣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特别是要在全市、全省取得先进位次,没有一颗恒心,没有一股拼劲,没有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精神和工作作风,很难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几年里,他先后担任《社会聚焦》、《时刻关注》栏目主持人、记者,《崇礼新闻》节目播音员、记者,制播部主任、外宣部主任等职,无论是前期的采编、后期的制播、还是对上报道,始终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积极挖掘有价值的新闻题材。

2012年,因为工作需要,他开始负责崇礼区广播电视台新闻外宣工作,除了日常工作任务安排,还需要拍摄采访新闻外宣。平日里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各项日常工作需要调度。特别是申冬奥以来,崇礼区收到方方面面的关注,一方面他要努力挖掘崇礼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与中央、省、市等上级媒体加强沟通联系。申办期间,崇礼区报送的大量外宣新闻在中央、省、市电视新闻节目中被采用、播发,极大提升了崇礼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搞新闻宣传经常需要他多头兼顾,别说是清闲下来,就是周末和节假日也很少能够休息。正是靠这股子“拼劲”,他负责的外宣工作,始终保持着各方面的先进,成为全台乃至全市新闻宣传的一面旗帜。

“用影像向群众传递最新的信息,用镜头记录发展的点点滴滴,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们的使命崇高而神圣,选择了这一行、任职于这个岗位,我无怨无悔,再苦再累,我也会为自己是一名新闻工作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肖刚说道。

“看到群众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生活一年年红火起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 姜仲军:为了乡亲们的富裕梦

2009年刚上任时,他面对的是一个“两委”班子涣散,信访问题突出、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的贫困村。8年后,原来名声很差的 “贫困村”、“上访村”,如今成了人尽皆知的 “模范村”、 “富裕村”。

起初,村民们对村 “两委”没有信心,究其原因还是生活不富裕。姜仲军在当选石嘴子村党支部书记后,便动起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脑筋。

他广泛地同乡亲们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深入调查研究,与村干部和村民共同谋划兴村之路、富村之策。经过反复论证,他带领村民深入挖掘当地优势资源,大力调整全村的产业结构,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给村民提供全程服务和指导,姜仲军组织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 “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示范户”的运行机制,以租用、换地等方式累计流转土地2500多亩,先后引进投资4500多万元,建起了温室大棚、蔬菜交易市场,不仅拓宽了彩椒销售渠道,还为设施蔬菜产业向高效益、高附加值、高尖端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在他的带领下,石嘴子村设施蔬菜产业得到了跨越发展,全村设施蔬菜已发展到2843亩,人均1.7个大棚,年产值54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600多元。

为取得村民信任,保证村里的和谐稳定,姜仲军还带领“两委”其他成员,通过走访调查、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成功化解邻里纠纷、老人赡养、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类矛盾478件,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针对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状况,他又从用活集体资源入手,将村委会闲置的房屋对外出租,将村管的21眼机井出租使用,将村集体土地回收出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几年时间里,石嘴子村硬化了村街道路,新建了高标准太阳能公共浴室,安装了路灯,完善提升了农家书屋的档次,新建了文化广场和集贸市场,农村面貌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村民们生活得也越来越富裕。

“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这是我最大的责任,老百姓的生活变好了,我就感到特别欣慰,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 ” 易凤军:村民眼中的好支书

易凤军面容清瘦,看上去很精干,眼睛里透着顽强,他是崇礼区狮子沟乡六号村党支部书记。在担任村支书、村主任20年时间里,他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改变村庄面貌,展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倾力为民、实干富民的真挚情怀,赢得了全体村民的称赞。

“既然当了村支书, 就一定要给群众谋利益。”这是易凤军一直以来坚持的信条。他怀着满腔热情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努力, 千方百计为村民开辟致富路,20年如一日坚持为六号村百姓办好事、干实事,制定全村发展规划,带领群众扩大规模种植,积极推广节水农业和新技术、新品种,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工程……在他的带领下六号村变化巨大,宽敞整洁的街道、崭新的围墙,改造后的村委会图书阅览室、医疗室、便民服务站、公共浴室和卫生间等功能完备,村委会门前新修建的文化广场成了村民聊天、健身的新选择,村民都说,“凤军是咱的好带头人”。

除了改善村容村貌,他还带领六号村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与河北源和旅游开发公司建立村企共建合作关系,准备挖掘官地沟历史文化、依托冷凉大地生态景观,建设官地沟景区。在官地沟的坡耕地种植景观农业和七彩花田,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欣赏花海梯田,领略冰雪奇观,食宿天路驿站”为主的四季旅游,让草原天路成为外地游客的观光路,为村民拓宽致富路。

在20多年的村支书生涯中,他始终践行着他上任时所说的“一门心思干事、一碗水端平、一心想着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以一腔热情执著和付出换来更多家庭的幸福美满。(记者王大庆)

相关新闻:

张承高速:酷寒中的坚守(组图)

沽源: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组图)

宣化:“专精新特”促本土企业转型升级(组图)

“贯彻十九大文艺进万家”迎新年交响音乐会在张家口下花园区举行

尚义:推行“五所一庭联治”机制暖民心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