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邯郸 正文

邯郸:乘风借势打造“四地一中心”大格局

时间:2019-03-04 11:03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乘风借势打造“四地一中心”大格局

——我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工作综述

编者按: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发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总动员令”。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恰似东风吹拂,让邯郸大地建设热潮涌动。五年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深化京津对接合作,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拓展。即日起,本报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邯郸”系列报道,记录我市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做法和成效,敬请关注。

风起潮涌千帆竞,百舸争流逐浪行。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也是邯郸的发展机遇。邯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原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牢牢把握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抓手”,围绕“四地一中心”战略定位,主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对接及医疗、教育、文旅等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效,越来越多邯郸百姓共享协同红利。

谋篇布局科学确立战略定位

如何搭上这趟重大国家战略“快车”,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科学确立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首当其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协同发展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由市委书记高宏志,市长王立彤任“双组长”,成立了市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协同发展成员单位和县(市、区)两个工作交流平台,建立起协调推进机制;立足“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和市情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邯郸市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四地一中心”的协同发展战略定位,即京津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地、京津食品工业扩能首选地、京津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合作优选地、京津旅游目的地、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围绕我省“三区一基地”各项专规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构建起市级层面顶层设计,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提供政策支撑。

同时,以邯郸高质量发展作为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最有力支持。市领导带队赴雄安新区考察对接,学习对标,谋划推动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生态建设等方面合作。积极承接雄安新区产业转移和外迁,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强化项目建设用地保障,落实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推动雄广纸塑包装材料、康飞塑业PVC板材等一批项目顺利落户邯郸。

好戏连台精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产业协同发展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我市抓住重大机遇,精准有效承接京津先进产业转移,有力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壮大。

搭好台子唱好戏。专门成立了市政府招商办公室和市投资促进局,组建了以发改、商务、工信、科技等市直部门为主体的4支专业招商团队,各县(市、区)组建了专门的招商队伍。2018年6月5日,市委书记高宏志率队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邯郸专场推介会暨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56个。京冀(邯郸)食品医药行业对接会、津邯产业协同

发展对接、走进百家央企等多项重大专题活动先后举办,为更多企业深入对接、开展合作创造了条件。

筑起高台引凤至。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分别列入省市重点承接平台。各县(市、区)纷纷打造重点发展平台。京津企业纷至沓来,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

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在冀南新区打造1平方公里的产业园项目中电邯郸科技园,入驻北京、天津制造业转移企业13家。中材科技风电叶片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从开工建设到产品下线用时200天,创造央企入驻“邯郸速度”;

冀津(涉县·天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成立后,有建材界“华为”之称的河北汇日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承接天津产业转移第一家,汇日保温等40多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河北省设立的唯一一家政产学研机构——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落地经开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同时签约落户;全省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围绕蔬菜和蛋鸡两大主导产业对接京津项目,引进北京工业大学国家级蔬菜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及智能化生产示范项目;此外,邱县规划打造千亩百亿食品产业园,其中入驻的马大姐、集味轩(北京知时节)、哆呋(北京京味坊)等三个项目都是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的食品加工项目……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我市牵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这个“牛鼻子”,通过承接平台的搭建,吸引大批高质量项目落户。2014年以来,全市累计签约引进京津合作项目202个,协议总投资突破4000亿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路畅天蓝聚力优化发展硬环境

在北京工作的江雪每年总要有四五次往返两地。“以前回邯郸,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太长。现在坐高铁单程只需2个多小时,而且一张交通卡,两地都可以用,真是方便不少。”

在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过程中,我市推动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邯黄铁路、石武客专全线贯通,形成“十”字型铁路网络架构。京石邯城际铁路石邯段与京石段“同步开工、同步建设”的建设方案获得明确支持。城市轨道线网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京港澳高速公路扩容改建主线、大广高速公路、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段竣工通车,拉近了我市东部、西部地区与京津地区的时空距离。

邯郸机场运营通航上海、广州等16个城市,2018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7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000吨,位居全省支线机场第一。

集高铁、长途、公交、出租等多种交通换乘方式为一体的客运中心站已经运营。市域高速公路收费站ETC车道实现全覆盖。作为省内第一批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参与城市,高标准建设的“市民卡”工程已全面开通京津冀地区公交、地铁功能。

如今,不少市民发现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晒“蓝天照”的人多了。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变,我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明显增多,群众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为做好服务京津、对接京津这篇“大文章”,我市全面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1+29”方案、水污染防治“1+12”方案。2014年至2018年,全市化解产能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393万吨、炼钢产能1129.6万吨、煤炭产能578万吨、焦炭产能4830万吨。推动全市11家工业企业实现退城搬迁、关停,主城区四大重污染企业中的纵横钢铁、裕泰化工两家企业全部关停。

大力实施汽运改铁运,打响“双违”暨“一区三边”整治;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动滏阳河、沁河、洺河退污还清;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完成28个露天矿山深度整治,全面开展农业氨氮减排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绿美邯郸”攻坚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341.5万亩。

五年来,我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1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69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高达50.4%;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57天增长到2018年的161天,增长了近两倍。

纵深拓展百姓共享“协同红利”

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春风,我市与京津在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也风生水起、渐入佳境,成果喜人。

全省首条空中救援通道暨京津冀首家航空救援分中心在邯开通成立,并有7家医院加入京冀航空医疗救援联盟,可无缝快速对接国内最前沿医疗救治平台。与京津实现医保异地直接结算,全市开通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定点医院达到22家,8家医院纳入京津冀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等市属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34项,对接50多个专业,近百个重点临床科室建设,合作成立中心(研究所)9个。

我市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战略咨询等方面深入开展校地合作,与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与京津名校对接,北师大、北外、南大附中、南开中学等京津名校相继落户邯郸,与70余所教育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已成立2个盟校(市一中与清华附中、天津耀华学校,涉县一中与天津耀华学校分别成立“教学联合体”)、2所附属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邯郸附属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邯郸附属学校)、1个合作校(市二中与南开中学)、1所实验校(天津南开大学附属邯郸实验学校)和29个职教合作校。

文化旅游协同也是全方位对接深入协同发展一个方面。我市不断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打造京津旅游目的地。娲皇宫、广府古城晋升为5A级景区。“牵手京津冀·欢乐进万家——邯郸文化京津行惠民活动”在京举办,东风剧团参加了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组织参加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京津旅游交易会。与天津市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省首创制作车体景区广告,开通“邯郸号”旅游专列,累计运行60多趟。在涉县、峰峰、永年成功举办三届市旅发大会,创造了“旅发速度”和“旅发奇迹”。与京津旅行商、媒体开展深度合作。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东太行景区项目正式运营,成为吸引京津战略投资商参与旅游合作开发的典范。(记者刘敏)

相关新闻:

邯郸市40个项目列为省重点 数量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

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工作会议在石家庄举行

四项工程推动河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效果图曝光!邯郸轨道交通最新消息来了

邯郸将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