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承德 正文

承德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记者一线行

时间:2018-07-04 22:16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靶向施策聚力攻坚脱贫摘帽

——承德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记者一线行(下)

隆化县利用“公司+银行+贫困户”模式建设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对贫困户进行长期持续帮扶。目前,全县22 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承德市率先实现并网发电。图为隆化县韩麻营镇官地村尾矿库光伏发电项目。 本报记者王立群摄

杨林:农民变“股东”生活多幸福

6 月18 日晚上,一场透雨滋润了大地。第二天一早,双滦区西地乡肖店村的杨林急忙来到田里看秧苗的情况。见到记者时,他顾不得鞋上沾的泥土,兴奋地比划着:“我们的玉米苗已经长了一拃高了!”

55 岁的杨林和妻子都是肖店村兴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人,和其他工人一起,在合作社流转的1500 亩土地上种植绿色有机杂粮,每人每天的工资是100元,夫妻俩一年算下来有两万多元的收入。

记者有些疑惑,夫妻两人都在合作社打工,自家的地怎么办?杨林回答说,家里的5 亩多地,早就流转给合作社了。

“这些地要是自己种,出工出力不说,一年挣的钱也就能够本。现在租给合作社,每年光租金就能得3000 多元,还能腾出人手打工挣钱,合算!”杨林高兴地说。给杨林生活带来改变的合作社,属于肖店村的“集体资产”。2012 年,双滦区在承德市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肖店村先行先试,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资产量化为股份,每个村民都成了股东。几年来,肖店村先后成立承德成龙建筑有限公司、兴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 家企业,累计实现股金分红达到264.7 万元,户均增收近5000 元。

说起“股改”之前的生活,杨林很是感慨:“那时候我当农村电影放映员,一年工资也就2 万元左右。老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每年要住几次院。小儿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看病吃药也花了不少钱。日子真是难啊!”

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第二年,肖店村召开股东分红大会,杨林家有6 股半,每股拿到了170元。“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分的钱不算太多,但却是一笔‘意外之喜’,帮我们家减轻了一些生活压力。”杨林说。

如今,杨林一家有了股金、租金、薪金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他把鲜红的股权证仔仔细细锁在柜子里,轻易不肯拿出来,他说,这个“红本本”是家里最大的财富。

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农村沉睡资源资产,这是承德脱贫攻坚八措并举“组合拳”的其中之一。承德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村集体资产股份制和林权、水权等一系列改革,促进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创新推广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或贷款入股龙头企业“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盘活资源资产入股合作社“分现金”的“一地生四金”扶贫模式,有效扩大了农村资源资产收益。

截至2017 年,承德市流转土地120.9 万亩,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2880 家,实施扶贫股份合作项目1133 个,带动5.8万贫困户增收。

黄东方:金融扶贫“贷”来好日子

6 月14 日天刚蒙蒙亮,隆化县南孤山村的黄东方就来到了自己的蔬菜基地,前几天就订好的订单,他得起早把这些黄瓜、柿子、豆角摘下来,都归置好,只等车到了就可以直接装车了。

“看这菜长得多水灵,就是靠着这些菜,我才过上了好日子。”黄东方一边说着,手里的活并没有停下来。“以前,我家是全村有名的贫困户,两间小瓦房,屋内只有几件旧家具、几床破被子,用家徒四壁形容一点不为过。老母亲有残疾,常年卧床,还有一对正在读书的儿女。除了种2 亩大棒子,家里没有其他收入。”

2017 年,驻村工作组来村里给贫困户宣传“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政策,黄东方一听,这是个脱贫的门路。当年他贷款5万元,流转了14 亩土地种豆角、西葫芦、西红柿,当年即实现纯收益7 万元。

“当时都没敢想能挣这么多钱。”黄东方说,2018年他扩大了规模,续借了5 万元贷款,并增加土地流转15 亩,还带动15 名贫困户务工,人均月增收1800 元以上。

钱是解决脱贫的关键,单靠财政支持无法满足产业脱贫的需求。现实中,银行有钱不敢贷,保险公司不愿为农业投保,农民有项目难融资,金融扶贫模式迫切需要创新。

为了解决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从2016 年3 月开始隆化县创新实施了“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按照“金融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带动脱贫攻坚”的思路,通过政府搭台、银行参与、保险兜底,解决了“农民贷不到、银行不愿贷”的难题,这一创新性做法已在全国、全省推广。

截至2018 年4 月,该县累计发放贷款6721 笔、8.23 亿元,覆盖贫困群众2.67万户,实现了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加快了隆化县脱贫步伐。

同时,“三零”扶贫模式也让没钱创业的贫困户没有了后顾之忧。

针对贫困户普遍缺资金、缺技术、风险承担能力差等现状,承德市把精准扶贫工作着力点放在产业这个“根”上,探索实施“三零”扶贫模式,将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入股龙头企业,政府贴息100%,形成投入“零成本”;企业负责生产经营,贫困户按股固定分红实现“零风险”;让贫困户到企业就近打工,实现就业“零距离”。

打通金融扶贫通道,让资金活水顺畅流淌。从精准识别到精准施策,从“输血”到“造血”,承德市的扶贫画笔遒劲挥洒,力透纸背。

工作人员在为贫困群众办理贷款。 本报记者李树春通讯员丁海东摄

吉宗祥:家门口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

阳光正好,木兰围场大山深处绿意盎然,金莲花基地里一片生机勃勃。

6 月15 日,记者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桦树林村,1000亩御道花海观赏园格外抢眼。桦树林村贫困户吉宗祥和老乡们正在田间管理金莲花秧苗,拔草、浇水、给地膜盖土……一切熟练有序。

吉宗祥2018年50 岁出头,家里有五口人,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也是该村出名的贫困户。多年来一家人一直靠种地为生,经济收入十分有限。2016 年吉宗祥被列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此,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开启了自己的脱贫之路。

据吉宗祥介绍,前些年,他家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一年累到头,也赚不到几千元,连家人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证。自从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村里将土地流转给承德天原药业发展金莲花种植产业,家里流转土地10 亩,一年下来能收入5000 多元。这样既能照顾家人,又能在家门口挣钱,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

“不仅如此,我现在还在金莲花基地打工,拔草、浇水、田间管理,一天能挣100 元呢,从每年的2 月到10月,足不出村,守着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一年下来,挣得多的时候能拿到3 万元左右呢。农闲时节还可以开展‘满绣’手工加工业,增加家庭收入。”吉宗祥高兴地说。

“金莲花盛花期极具观赏性,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增加旅游资源。”吉宗祥说,每逢到了夏季,吉宗祥和老伴都会从林子里采摘蕨菜、白蘑、黄花菜等土特产品,将这些土特产品放在筐子里,摆放在“御道花海”景点路旁,一个旅游旺季下来能收入1 万多元。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赚钱有了门路,致富有了希望。

与吉宗祥聊得正起劲,桦树林村党支部书记徐子平为吉宗祥送来了一张脱贫光荣证,吉宗祥放下手里的活计,将光荣证接过来,高兴地说:“以前咱住的破旧土坯房,如今改造成了漂亮的新房子。政府帮咱脱了贫,致富还得靠自己,下得力,吃得苦,不愁过不上好日子,咱觉得靠劳动脱贫才最光荣。”

过去的桦树林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一片花海引来了万千游客,穷山村从此走上了致富路。昔日为生活操劳的贫困农民吉宗祥,如今也成为了当地的产业工人,每天和城里人一样上下班,顺利摘掉了“穷帽子”,实现了脱贫致富。

杨秀玉:“党员带咱农民奔小康!”

夏日的清晨,阳光早早洒在兴隆县青松岭镇西湾村村民杨秀玉的院子里。院子一边是羊圈,一只只小羊咩咩叫着,围着食盆争先恐后地吃着,杨秀玉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我妻子当上了临时护林员,我自己也当上了西湾村3、4 组保洁员,还在金利食品厂入了股,年底就能分红。”提起脱贫,杨秀玉格外激动,“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说,要帮我加入到西湾村福兴山楂合作社,我可以在合作社里打工,还可以把家里打下来的红果直接卖到合作社,减少了卖果压力。再加上我养的这些羊,我对2018年脱贫非常有信心!”

杨秀玉和爱人刘桂芹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目前身体状况尚佳。但已分家的大儿子杨清波家为整户低保户,妻子刘扬、儿子杨亚轩分别为智力2 级残疾和智力3级残疾。对此,驻村工作队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医疗、“政银企户保”等扶贫政策,杨秀玉一家的2018年人均纯收入能达到4000 元,吃穿不发愁,住房、医疗都有保障,有望在年底脱贫退出。

在杨秀玉家,记者看到了一个红色的“政策包”,里面放有杨秀玉和妻子的身份证、社保卡、医保卡、家庭医生签约书、入股金利食品厂凭证、连心卡、红本扶贫手册。

“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帮我们弄的。”杨秀玉告诉记者,“扶贫手册是我家的帮扶责任人填写的,每月入户的时候,他们都会带着扶贫手册和结对帮扶记录本上门,写完后还会让我在帮扶成效后边签上字、按上手印。”

杨秀玉只是承德市着力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的成功案例之一。2018年以来,承德市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依托产业龙头、产业基地、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组建产业党组织,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富民产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目前,承德市推动贫困村党员干部领办企业2047 个,带动5.2 万贫困户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扶贫,1927 人领办1591 个企业或合作社,其中971 人成为村两委干部。组织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对子19 万个。

同时,承德市还对村两委成员开展了“头雁培训”,对党员创业致富人员进行了“能人培训”,对贫困群众普及了技能培训。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电子商务等类别,有针对性地培训致富带头人,各县(市、区)全部组建了县级专家服务团,组建乡镇技术服务队和技术指导员进入基层一线指导。承德市培训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1.3 万人次,培训贫困群众7.1 万人次,力促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创业扶贫,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记者关秋实、赵可会、张丽莉、贾阿楠)

相关新闻:

周仲明到围场调研生态环保工作

河道“洗肠”改善水质

太阳湖:打造全生态的绿色家园

承德市第五轮安全生产承诺活动启动

承德首届全球留学高峰论坛开讲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