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承德 正文

大雅至趣——记承德齐派画家孟广庆

时间:2018-07-04 22:1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2017 年8 月,由市文联、市美协、市书协共同为孟广庆主办的花鸟画展开幕式上,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蒋世国先生说:“孟先生的画,把握住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正脉,又与许多著名画家有近距离的学习和接触,自己又不断的探索,取法乎上,画作干净清雅,回味无穷,许多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并挥笔题赞:大雅至趣。

正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承德市美协主席马唯驰先生说的:“孟先生的画,小、巧、精、有趣味、有意思,平淡中见新奇,今天可以画蝈蝈,明天可以画蛐蛐,后天可以画葫芦,生活中无限的东西都是他笔下的东西,画出了自己心中的世界。”

承德市美协副主席、承德画院院长姚崇维先生说:“孟广庆先生的画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形成了现在清新淡雅的风格,非常难得。”

家学渊源又得名师指点

孟广庆现在是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63 年7 月出生于河北承德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父私塾出身,能书擅画,德高望重,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上门求书索画者,每求必应,家中藏有大量古籍善本,其中不乏诸如《芥子园画传》《古今名人画稿》 等书籍,正是受这种家庭熏陶,孟广庆才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8 年参加工作在北京铁路局辖下单位任职,其绘画天赋得到了施展的机会,当时没有电脑、喷涂之类的工具,宣传标语、会议会标都需要手写完成,他从这些工作和搞展览画海报开始,逐渐走上了绘画之路。

30 多年前,孟广庆曾在北京前门文化宫工作,那时候孟广庆年轻、帅气、勤奋好学,又有才华,非常刻苦,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挑灯夜读,翻阅临摹了大量古人作品,是琉璃厂的常客,荣宝斋、海王村、中国书店更是每周必去,许多工作人员都与他熟络起来,其画作屡屡参加北京市和全国铁路书画展并获奖。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幸拜齐白石弟子卢光照先生为师,又得齐白石女弟子孙静之先生点拨,画艺大进。这期间,他孜孜以求,辛勤耕耘,涉猎广泛,转益多师并不断把握机会向名家求教问艺,先后得到中央文史馆研究员、著名画家侯及名先生、冯广溥先生的教诲,受益匪浅。书画作品曾得到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著名画家秦岭云先生的指点和肯定,水平不断提高。当时,孟广庆敏思好学,勤于笔墨,是圈内人所共知的。为此还曾获得过北京铁路局“读书先进个人”称号。他就曾说,平生无所好,读书、画画、写文章。

他1979 年参加了北京铁路局书画作品展获优秀奖。1980 年参加北京市文联、美协组织的北京市职工书画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1981 年创作的花鸟画《逆风》参加了铁道部组织的全国铁路职工书法、国画、摄影展,获二等奖。1981 年北京铁路局成立了北京铁路书画协会和北京美术广告服务部,其作品被邀请在北京站国际候车室展销。1982年7月参加中山书画院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书画展。1984年参加北京市职工书画摄影展。

这期间,孟广庆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0 余年间,他走遍大江南北,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收获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不仅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深化了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他在画了大量速写的基础上,整理创作了许多山水作品,诸如《漓江清韵》《燕山春晓》等,都被悬挂于许多办公场所。孟广庆不仅画画得好,文章写的也好,能熟背诸多唐诗宋词和古文,许多长篇古文均能一字不落背诵下来,他写的许多散文、杂文在诸多报刊发表,结合本职工作所写的理论文章也经常获奖,对工作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深得领导的认可。后因才华出众,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了领导职务,但在从政的二三十年里,也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工作之余放弃了许多应酬,独自畅游于艺术的海洋里。几十年如一日,颇有建树。孟广庆早年虽然努力学习中国的传统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但也一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找着自己的艺术语言。孟广庆非常推崇齐白石先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艺术见解,并为此不断努力。老师卢光照是著名的大写意画家,更明确地指点弟子孟广庆:“你适合画小写意。”正是如此,孟广庆不囿于师法,探索着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小写意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后街的宽街小学,与著名画家卢光照结缘后,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其画艺大进。卢光照的大写意花鸟作品风格独特,被称为“齐派四大家”之一。作品分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馆、中南海等处,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在艺术创作上给予了孟广庆充分的指点。孟广庆学画过程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他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对齐白石先生“痴思长绳系日”感触颇深,常常用卢老师的一首诗鞭策自己,“闻听敲门即心惊,案头画作难完成,高朋满座固然好,人生能有几秋冬?”经过不懈的努力,卢老师对孟广庆的作品渐渐满意,经常对画作进行点评示范。老师时常的教诲让孟广庆牢记于心: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成大器,一定要记住,画画不单单是画画,更是做人,人品正,画才能好。看画就像看一个人,猛一看挺漂亮,再细看,没感觉了,缺内涵。画也是这样,一看、好看,再看、还好看,越看越耐看。有味道,才有吸引力。画这个东西,就要追求内在的东西,做人正,有学识,有内涵,有味道,你的画才有吸引力,要加强画外知识的学习,提高修养,慢慢地让自己的作品达到更高的层次。画画往往比的是画外的功夫。

笔墨意趣传递大美情怀

欣赏孟广庆的作品,会让你感受到画家一直用经典的笔墨意趣传递着中国画的生活哲理、人文精神和大美情怀。孟广庆笔下的作品,不落于窠臼,无论是巨制还是小品,所绘花卉翎毛均飘逸脱俗,草虫蔬果均活泼通灵,令人生爱又耐人寻味。齐白石先生曾言“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先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孟广庆山水作品大多为厅堂所悬挂之大幅巨制,追求气韵生动,墨气淋漓。花鸟作品则以花卉草虫居多,追求野逸、散淡和自然,所绘草虫虽极工细,却不失灵动与神韵。一幅画中往往是极工细的草虫缀以小写意的配景,用景致的“粗”来烘托草虫的“细”,从而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达到极强的艺术效果,一动一静、一浓一淡、一粗一细、一简一繁,处处见对比,又处处透着和谐,耐人寻味。其作品疏密聚散,错落有致,繁简自若,奇俏而新颖;其行笔运墨,浓枯相间,刚柔并济,润泽渲染,细腻而不拘谨,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所画对象的形与神。孟广庆深深懂得,万物皆有灵性,艺术创作必须面对自然,观察自然,认真观察花卉的生长,鸟儿的规律,草虫的习性,才能把观察到的物象升华为心中的物象,用笔墨描绘出自然生命向艺术生命的飞跃。仅以孟广庆所画草虫为例,众所周知,草虫是人们常见的生物,如蟋蟀、蝈蝈儿之类,不胜枚举。据孟先生讲,儿时常常把这些虫儿捕来进行笼养,对这些草虫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都了如指掌。几十年来孟广庆每年都要捕捉或购买一些蝈蝈、蜻蜓、螳螂、天牛、蟋蟀、蝗虫等进行饲养,以观察其动态习性,并以其为粉本进行创作,画山水也是一样,休息时间常常上山下湖,探险寻幽,都是为了更好地感悟山川草木的雄伟奇特之美,寻求着创作灵感。

孟广庆喜欢安静,尤喜在安静中画画思考。齐白石曾言:“绘画乃寂寞之道”。此言甚善, 每每于画室中品茶自酌,探究六艺茶道,观茶叶于杯中上下沉浮,思人生于社会之高低进退,常有所悟。孟广庆喜欢晚上作画,常常是工作之余赏花观鱼,品茗读书,畅游于精神世界之中,常自云:有茶香醉人,又有书画为伴,夫复何求?他能在心中修篱种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也可在纸上挥洒云烟,“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孟广庆常常在画山水画时与朋友戏称,我这是“指点江山”,先生有趣若此,看孟广庆作画确实也是一种享受。

孟广庆的画大多是人们忽略了的常见之景,春花、夏蝉、秋虫、冬梅。他说画画不要有负担,不要心浮气躁。只要能静下心来,用平常心画画,一定会把画画好。

孟广庆的画中展现最多的就是花鸟草虫,昆虫中的蟋蟀、螳螂、蜜蜂、天牛、蜻蜓,花鸟中的荷花、柿子、枇杷、荔枝、白菜、萝卜、丝瓜、牵牛等等,这些人们常见的果蔬和昆虫,都是他画中的常客。孟广庆选择这些题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齐白石先生的影响,觉得情趣盎然,贴近生活。二是小时候没别的可玩,抓蚂蚱、捉蝈蝈、斗蟋蟀,就成了乐趣,对这些小东西有着很深厚的儿时情结。这些小生灵虽然不被人们特别关注,但这些东西却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拿昆虫来说,他在生物多样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与我们物质生活有关也与我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昆虫是大自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生物,但却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有关资料显示,假如世界上昆虫都灭绝的话,人类也只能生存三个月,正是基于他的重要性,孟先生也想通过画笔讴歌他们,通过对昆虫的描绘唤起人们对这些小精灵的喜欢。

入蜀方知画意浓

孟广庆现在的画构图奇妙,设色淡雅,趣味十足,别有情调。将来会不会还是这个风格呢?他说,关于这个问题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方向,一定要画成何种模样。但他肯定地说,一个人的画风肯定会随着画家的认知、学识、思想、阅历、时代变迁的变化而变化,技法也会不断的创新。

好的作品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起码要形神兼备,内涵深刻,画中蕴含着无穷的想象空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样的作品应该是上乘之作,齐白石先生曾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这不失为判断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历史上“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蛙声十里出山泉”等诗句形成的绘画作品,都是绝妙之至。孟广庆曾画过一幅作品《世世红》,祝福中国共产党诞辰,画里火红的柿子顾盼生辉、相映成趣,小鸟雀跃枝头、显其活力。标题取柿之谐音,画面与谐音的巧妙结合为这幅作品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想象的空间,确实是一幅佳作。

孟广庆对当前美术界的现象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画是视觉艺术,是画给人看的,但有一些画人是看不懂的,标新立异也不能说错,但是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和发展,一个画家首先是用作品说话,如果纯从一个画家的角度上看,追求自己的艺术风格,满足自己的艺术追求,无可厚非。但是有一些画家总是想通过所谓的“新”来夺人眼球,看这些作品,别说有感悟,甚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明白。这些人是比较浮躁的,心若浮躁,画就无生机。这些所谓的画家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忘记了追求艺术的目的,有投机取巧,哗众取宠之嫌。

孟广庆的画和为人,一直都是比较清纯与平和的,他几十年一直在默默地不断探索和前进,在不断地创作中逐渐形成着自己的风格。孟广庆为人涵养深厚,儒雅低调,谦逊随和。作品则清新典雅,笔墨精致。还有就是他修养全面,自称杂家,他的作品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起点,把握住了中国画的正脉,既涵养着传统经典的水墨意蕴,又充满了时代的活力和朝气,与孟广庆人品性格完全一致。正是这种人品与画品的一致性,这种中和、清润、内敛、雅逸的精神气质才形成了其作品的高格调。2017 年,孟广庆应康邦生物公司之邀,赴香港参加活动,并赠送康邦公司三幅作品,央视著名主持人李思思女士在主持活动时,对孟广庆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和解读,深得大家赞同。2017 年11 月在中国雕塑博物馆的个展也在山西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获得了成功。孟广庆近年来的作品,不但被国内收藏家收藏,也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喜爱,许多作品被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企业、收藏家收藏。(记者王立志)

相关新闻:

周仲明到围场调研生态环保工作

河道“洗肠”改善水质

太阳湖:打造全生态的绿色家园

承德市第五轮安全生产承诺活动启动

承德首届全球留学高峰论坛开讲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