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地区新闻 保定 正文

转身扶贫产业天地宽 顺平县“塑料大王”回乡种草莓

时间:2020-01-06 19:37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李千户村民在保定岩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草莓大棚内进行日常管理。

河北新闻网11月27日讯(记者林凤斌)今天,走进顺平县高于镇李千户村的保定岩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田公司)草莓种植基地内,只见100座现代化钢构大棚有序排列,非常壮观。大棚里立体种植的草莓已经开花,预计元旦便可上市,赶上“两节”消费旺季。

“仅北京、石家庄、廊坊等地的十几个固定客户就预订了70%多,剩下的再也不敢签订单了。”看到草莓长势喜人,公司老总刘雪松非常高兴,而看着办公桌上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平台传来的采购意向书,他又有些心急:“看来转型投资扶贫产业,发展高效农业的路子走对了,但没想到市场会这么火。”

塑料加工是顺平县的传统产业。刘雪松今年44岁,19岁便从李千户村来到县城,从事塑料加工业,短短五六年时间便创办了环保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东禾塑业。目前,公司年产值过亿元,他因此被当地村民称为“塑料大王”。近年来,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东禾塑业3年来投入500多万元用于环保改造,每年的环保运营成本高达130万元。“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迫使我一直在琢磨如何转型发展。”

李千户村是个贫困村,全村有858户、2537人,人均耕地1.6亩,村里种植草莓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分散种植,形不成规模,只能靠商贩上门收购或到周边集市售卖,价钱卖得非常低。发展高峰时,原来几乎家家种草莓,而现在全村种植户不过二三十个,村民大多外处出打工营生。

在脱贫攻坚中,顺平县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打造“一乡一品”,一直想“为家乡脱贫出点力”的刘雪松从中看到了草莓种植业在当地的发展机遇。2018年3月,他在李千户村注册成立岩田公司,投资300万元,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00亩,建起33个现代化钢结构大棚,招募村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种植草莓。

由于产品口感好、标准统一、质量可溯源,当年冬季一上市就受到市场追捧。通过专业的销售团队,公司和北京华联超市以及淘宝、京东等平台建立起稳定的联系,通过他们直接对接市场终端,产品供不应求。刘雪松说:“平均亩产五千斤,均价每斤15元,最高时每斤能达到35元,每亩纯效益起码在2万元以上。”

今年,顺平县将岩田公司的草莓种植基地列为“一乡一品”特色扶贫产业项目,以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帮助公司扩大规模。目前,基地共流转土地500亩,大棚数量发展到100个,成为河北省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产品通过绿色入证,现正在进行有机认证。眼下,基地内的草莓还没上市,京津冀等地大的超市和一些网络平台便纷纷预订。“产量有限,只能先可着老关系老客户供应。”

在一座大棚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新玉和一些村民正在清理草莓旧叶。她说:“家里的3亩半耕地全都流转到基地,每年收入4200元;县里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基地,家里每年分红587元;我们俩口子都在基地上班,每年工资收入6万多元。现在的日子可是滋润了。”据介绍,基地带动当地就业人数达到了200人,年人均工资在6000元以上。

“有政策支持,势头这么好,明年我还要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乡亲增收。”刘雪松说。

来源: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保定市六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保定“粮改饲”带动农民增收超亿元

无偿献血“三免”待遇保定实施

河北新发地亮相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成果展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开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